close

讀後心得-[夏至未至]

第一次在書看完後這麼短時間就想寫讀後感,大概是很想把這本書放到我的推書上,但卻對它感覺有些複雜,想著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吧。

簡單說完這本書是真的簡單,青春的校園故事,單純美好的情誼,有笑有哭也以為可以天長地久,卻在踏入社會的殘酷後迅速的被瓦解,遺憾、錯過、勇敢與不勇敢、愛情中的自私接踵而來,最後所有人終將告別那個單純的青春,帶著傷繼續生活著。

看完這本書的感覺很奇特,第一時間覺得,這本書其實不是寫得很好,最主要是後期的狗血,還有一些我覺得不太好的地方,總之要我批評的話,彷彿可以讓我講出一籮筐話...,但真的不好嗎?我看完這本書有種非常強烈的悵然。哭得淅瀝嘩啦在我這種哭點低的物種是必然的,但那種悵然就是我會很想一直去翻前面那些令主角們無限懷念、我也懷念的美好時光,我這個一直秉持著電視劇會毀原著想法的人竟會為了想看電視劇有沒有給他們一個比較完美比較溫柔的結局而去搜劇來看...。

所以或許書還是寫得很好的吧?畢竟激起了那麼多情緒。當然,只有我這麼覺得也是說不定的。

或許我覺得結尾狗血、匆忙,但也有可能我們的青春跟美好的愛情友情往往就終結在那些看似狗血的橋段、快速的不可思議的年歲裡,充滿著遺憾跟不可思議,沒有人知道到底為什麼就發生了、結束了。
或許我覺得他塑造的男主角不太成功,不想把他塑造成完美男神卻讓他個性過於獨特不寫實,但哪有誰是說得清的,說不定這才是我們的人生,你永遠也無法真的完全懂得一個人,所以才有那麼多遺憾跟錯過。
都是或許,誰知道呢?

小說的寫法很獨特,第三者視角敘述中雜有片段的、不同人的回憶自白,用語不可不說很文藝,大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不過也確實增加了不少惆悵與苦澀。
青春當下並不是都是美的,但卻總是讓人心疼懷念,這話是老生常談,但也大概是青春小說永遠最容易感動人的最根本原因吧。

雖然我是為了追尋美好結局去看的劇,但還是有些額外的收穫:大約是小說的文字太短,給了很大的空白,後來畢業後的許多事,中間情節你得自己去揣測、去猜,就像是老友隔空敘舊般,交代了近況、交代了心情,可有些生活,終究是我們無法參與的。
可劇不一樣,你想想這麼一點篇幅的小說改拍成46集的電視劇,情節勢必增添不少,可是人物也因此豐滿了起來,立夏不是那個只會安靜跟默默付出的女生,七七莫名其妙跳出來的暗戀跟陷害也變的有血有肉,高中的生涯也不再只是他們三個四個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屬於高中的、班級的記憶,雖然好像無足輕重卻也無可替代。
其實劇跟書在某方面已經成為了兩個不一樣的故事,書裡的傅小司,像長不大的自閉男孩,就算外表跟對外表現再得體,他一直都在自己的世界,包含他對立夏的愛;而劇裡的小司,更像一般的大男孩,只是不太會說話不太會表達,但不再那麼跟人距離遙遠。
雖然覺得電視劇擴充了太多不必要情節、情節很拖、回憶一兩遍很好看可是同樣的回憶一直放一直放感覺超冗(開吐槽囉XD),所以我還是不覺得電視劇拍的好,但其實看完之後已經很難分清楚書裡的他們跟劇裡的他們了,他們在我心裡已經長成了一個我心目中的樣子,再難改變了。

面容清冷,但仍然會愛會怒會笑會失敗的活生生的傅小司、好像草根堅強的立夏,卻在感情上從來沒有真正勇敢過、這一生彷彿為小司而生,但卻又最鮮明最令人心疼最鮮活的陸之昂、沒辦法原諒卻依舊為她心疼的七七...,太多太多已經刻在我腦海裡。

而我最初想追求的美好結局,仍然沒有在電視劇得到,縱然劇版已經沒有那麼殘忍了,但結局依然不是心目中最完美的樣子,大約我自己也知道,如果結局是那種所謂的完美,這個故事就不完美了吧,就不是這個故事了,也就不是青春了。

最後,最深刻的是淺川永遠濃密的香樟
淺川,是最渴望也最害怕靠近的故鄉
香樟,是他們鬱鬱蔥蔥的年華歲月

若是有空,不妨讀讀夏至未至吧,如果不喜歡,他們就是別人的故事,或是狗血或是荒謬;如果喜歡,你會愛上他們的。


p.s.看完這部,才知道原來追光者這首歌是出自這部連續劇
那麼,誰是誰的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竹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